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洞熊化石研究获新进展

发表日期:2018-09-29来源:放大 缩小

  洞熊Ursus spelaeus(以及它的祖先类型德宁格尔熊Ursus deningeri)是第四纪欧洲的标志化石物种,也是人类最早认识到的化石物种之一。这种巨大的熊类曾经遍布欧洲,并以喜好在洞穴中居住而著称。在100多万年的演化历史中,洞熊与古人类开展了无数次争夺洞穴的战争,最后以洞熊在17000年前彻底灭绝而结束。洞熊世代生活在山洞中,靠冬眠以熬过漫漫寒冬。著名古生物学家柯登Kurtén著有《洞熊的故事》(The Cave Bear Story: Life and Death of a Vanished Animal)一书,详细地描述了洞熊的习性,种群结构等信息,使得洞熊成为人们最了解的第四纪动物之一。 

  虽然洞熊在欧洲地区曾经盛极一时,但在亚洲的记录却寥寥无几,而东亚地区的记录则更加稀少而值得怀疑。柯登Kurtén曾经声明,东亚地区应该不存在洞熊。和洞熊称王称霸的欧洲不同,东亚地区是洞熊的兄弟—棕熊的天下。在北京人遗址——周口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棕熊化石,似乎证明了这一点。然而事实上,在裴文中先生在最初描述周口店的食肉动物化石的时候,就指出一些个体较大的熊类,和欧洲的洞熊有些接近,虽然没有那么典型,但是可以归入洞熊。但这些化石是否真属于洞熊类,80多年来从未有人做专题探讨,而东亚是否曾经有洞熊分布也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江左其杲,其导师刘金毅研究员,标本馆陈津女士和捷克科学院/捷克国家博物馆的Jan Wanger博士,以及周口店博物馆董翠平,隗建华和宁娟先生/女士合作,对馆藏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周口店博物馆的大型熊类化石做了系统回顾,并识别出其中几件标本毫无疑问属于洞熊类。

    根据和欧洲相关化石的详细对比,他们确定中国的洞熊化石属于德宁格尔熊Ursus deningeri。洞熊演化速度极快,欧洲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种群及其时代对应,可以将洞熊演化的时间分辨率精确到10-20万年。根据这种对比,周口店第一地点的洞熊(主要产出于下部层位)演化水平和欧洲MIS17-13的洞熊相当,因此其年代和可能介于50-70万年之间。周口店的洞熊和欧洲同时期的洞熊类相比,最明显的不同是有着极其粗壮的掌骨。这一特征在欧洲通常在晚更新世才出现,并被认为是和发掘,攀爬能力相关。周口店洞熊的这一特征显示东亚的洞熊和欧洲的洞熊可能在生态适应上可能存在差异,这有待更多的化石发现以及多手段结合的进一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洞熊虽然的确曾经在东亚生存过,但是没有棕熊那么繁盛,这种情况和欧洲正好相反。东亚的洞熊似乎只是一支小分队。相关研究发表在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上。 

  原文链接

  

1 周口店德宁格尔熊Ursus deningeri头骨(江左其杲供图) 

2 亚洲东部洞熊化石记录点(江左其杲供图) 

3 周口店德宁格尔熊Ursus deningeri复原图(江左其杲绘制) 

附件:
Baidu
map